6 月 26 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巨华嘉禧酒店内气氛热烈,西部高校廉洁文化艺术联盟第二届廉洁文化建设论坛在此开幕。本次论坛紧扣 “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贡献艺术力量” 这一核心主题,由西部高校廉洁文化艺术联盟与内蒙古艺术学院携手主办。来自西部 12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20 余所高校专家学者齐聚北疆,以艺术为独特视角,深入探寻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深厚文化动能。论坛由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强主持。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内蒙古日报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关注并报道。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折喜文在欢迎辞中着重强调,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抓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西部高校廉洁文化艺术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理论研究与艺术创演方面成果斐然。作为主办方,内蒙古艺术学院积极将廉洁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廉洁元素,构建起特色鲜明的 “22352” 育人模式;充分依托艺术实践这一主阵地,鼓励师生精心创作廉洁主题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特意设置教学实践观摩环节,通过跨界融合的创新方式,全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折喜文书记倡议联盟各成员打破地域限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构建起具有强大影响力的 “艺术表达体系”,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廉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朝刚,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代表致辞时提到,内蒙古艺术学院弘扬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集体主义精神与川美传承的红岩精神,共同构成了艺术院校廉洁文化建设坚实的精神根基。川美以 “思政 + 艺术” 育人模式为核心,精心打造 “正气清风”“红岩清风” 等廉洁文化艺术品牌,并牵头成立西部廉洁文化艺术联盟,搭建起美育浸润平台。王朝刚副院长强调,联盟未来需要持续深化主题创作展演,大力推进协作创新平台建设,充分依托西部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文化交流,通过艺术实践为廉洁文化传承赋能。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闫艳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呈现三大特色: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来自 10 所高校的 12 位专家学者围绕 “艺术赋能廉洁文化建设” 主题,从艺术实践、专业教学融合、民族文化创新、新兴技术应用、跨界视角突破等维度分享经验,为西部廉洁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艺术展示的视觉盛会。通过教学实践观摩,集中展出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作品,以审美体验传递廉洁精神。增进友谊的交流平台。吸引 16 个联盟成员及 7 所内蒙古友好院校的 74 名代表参与,整合学术、人才与资源优势,推进联合创作、演出与研究。闫艳院长希望以论坛为新起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思想支撑与精神动力。

本届论坛共收到 25 篇学术论文,覆盖艺术理论、教育实践、文化传播等领域,凸显 “艺术审美育人功能与廉洁理念融合” 的共识。12 位专家学者围绕 “艺术赋能廉洁文化建设” 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专家学者们从艺术实践、专业教学融合、民族文化创新探索、新兴技术应用、跨界视角多元突破等多个方面,积极探讨艺术类院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并分享宝贵经验,共同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论坛上还举行了庄重的盟旗交接仪式,内蒙古艺术学院将联盟盟旗郑重地移交联盟发起方四川美术学院。

论坛总结后,嘉宾们前往内蒙古艺术学院新华校区,观摩由内蒙古艺术学院精心编排的《北疆清风颂 —— 廉洁文化建设主题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专场演出,实地考察廉洁教育与艺术课程融合的成功案例。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西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 “艺术赋能” 的创新实践范式,更通过文化艺术桥梁,让廉洁理念在审美体验中深化,为全国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贡献了独具特色的 “西部智慧”。未来,西部高校廉洁文化艺术联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注入坚实的思想与精神力量。
一审(校):刘瑞雪
二审(校):葛 玲
三审(校):陈 新
来源:内蒙古艺术学院网站